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 从百年党史视域看党的生态文明思想的演进、渊源与特征

    谭清华;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是指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探索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思想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经历了萌芽、形成、完善等几个阶段,以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西方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中国古代生态智慧为其主要思想来源,具有文化底蕴深厚的思想传承、充满着辩证法的哲学智慧、全局眼光的战略视野、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情怀等主要特征。

    2023年04期 v.52;No.252 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论资本的增殖特性与行为规律

    朱建田;

    资本具有“自行增殖”的内在本性与扩张特性,由之展开的资本运动呈现三种规律性特征:从增殖逻辑看,资本遵循从“积聚”向“集中”和垄断演进的规模扩张方式,从生产空间向生活空间拓展的空间扩张路径,从实体资本向虚拟资本演进的脱实向虚倾向;从权力逻辑看,资本致力于实现对经济过程的全面支配,对政治权力的僭越与“收编”,并以“制造同意”的方式实现对社会的文化霸权与意识形态统治;从生存逻辑看,资本能形成应对危机与挑战的自我调节机制和弹性适应能力,保障其增殖机制持续运作,并借以开辟新的生产场域和价值空间。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全面提升资本治理效能,需深化对新的时代条件下资本特性及其行为规律的认识。

    2023年04期 v.52;No.252 1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马克思恩格斯文库》新旧两版差异简述

    姚颖;

    《马克思恩格斯文库》是苏联时期发表和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未出版文献的重要刊物之一,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编纂和传播史上起过较为重要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文库》分为新旧两版,共21卷,分别由苏联著名马克思主义文献编纂学家达·梁赞诺夫和弗·弗·阿多拉茨基等担任主编。目前,国内一些学者对于旧版5卷的刊载内容比较熟悉,对于新版还很陌生。简要梳理新旧两版《马克思恩格斯文库》在编辑理念、内容形式、刊载文献等方面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旨在重新挖掘这部载有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史料刊物的理论价值和历史意义。

    2023年04期 v.52;No.252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引领对策探究——基于青海省X市的调研

    董仲磊;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是坚定青年听党话、跟党走的必然要求,是青年发展的时代需要。通过对青海省X市青年的政治观与价值选择、教育观与人生追求、职业观与环境期待、融入观与社会参与等方面的调研发现,青年思想政治状况总体健康,但也存在政治引领精准性不够、教育规划针对性不强、职业愿景规划性不足、融入社会参与性不高等问题。应通过加强思想引领,坚定理想信念;丰富教育内容,提振成才信心;助力职业规划,拓展发展空间;强化融入意识,推动参与社会,来加强青年思想政治引领。

    2023年04期 v.52;No.252 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中国北部边疆史地研究

  • 再现北疆——清末俄国人考察内蒙古地区的影像资料研究

    吉雅图;

    清末,以波塔宁、波兹德涅耶夫、科兹洛夫等为代表的俄国人来中国北疆内蒙古地区考察,并留下大量珍贵的影像。影像资料作为保存历史信息、解读社会记忆的媒介形态,再现了内蒙古地区当时的建筑遗迹、民俗服饰、生产生活,丰富并拓展了我国的北疆史研究领域。

    2023年04期 v.52;No.252 3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0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老街巷名称的演变及特征

    王海凤;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老街巷是指绥远城的城墙内街巷。新城区雏形为清朝建成的绥远城。新城区老街巷名称的演变历经清末至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文革”、改革开放至今三个时期。在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新城区老街巷名称演变的特征与军事驻防、商铺更替、机构变革、马匹贸易、寺庙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新城区老街巷名称的演变,从侧面反映了不同时期该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状况。

    2023年04期 v.52;No.252 47-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经济学与管理学

  • 制度演进、技术变革与数字资本主义发展

    肖光恩;刘展睿;

    数字资本主义是当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一种新经济形态,它不仅取决于资本追求利润和剩余价值的规律,而且取决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福特主义制度向新自由主义制度演进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数字化变革的影响程度,更取决于数字平台对数字资本积累体制方式变革的重要作用,但数字资本积累的持续扩张也诱发了资本主义国家数字经济治理和数字政治治理的新危机。面对当前数字资本主义发展的全球影响,我们必须系统全面地审视制度演变、技术变革和数字资本积累的相互作用规律,把握当前数字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机遇,积极应对数字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的新危机,从而确保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并以此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

    2023年04期 v.52;No.252 5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呼包鄂榆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

    照日格图;傲蕾;

    呼包鄂榆城市群,是我国“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布局中的19个国家级城市群之一,能源、人文资源丰富,地理位置显著,在推进双循环格局中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完善沿边开发开放布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呼包鄂榆城市群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强化政策支撑,引领带动产业升级;推进绿色发展,创新产品供给;加强区域联动,实现双循环格局,以此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群多样化升级。

    2023年04期 v.52;No.252 65-7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 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的可能性与实现路径

    董晔璐;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社会救助中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日益凸显,弱势群体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社会救助质量不高形成了现实的矛盾。推动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是化解这一矛盾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为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学理支撑,而“弱有所扶”的现实需求和弱势群体多样化的救助需求则促成了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可能。应提升社会救助目标、完善社会救助方式、健全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创新社会救助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以促进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

    2023年04期 v.52;No.252 7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语言文学

  • “油麻地”文学世界之美学建构研究——以曹文轩《草房子》《红瓦》为中心的考察

    尹博;

    以童年时期的故土家园为原型展开的“油麻地”文学世界是曹文轩文学创作的重要领地,也是其创作美学探索与生成的精神原乡。《草房子》《红瓦》这两部作品标志着“油麻地”文学世界落成及美学风格走向成熟。以此为切入口,追溯“油麻地”文学世界的诞生过程,透视作家在对这方文学世界的建构中凝结着的美学理想,剖析作家在文学书写中如何营造出独特美感,内置何种文学思考和主张,从深层次阐释“油麻地”这一看似为文学地理学建构,实则是美学世界建构的审美存在物对当代文学及当代儿童文学的突出贡献与独特价值。

    2023年04期 v.52;No.252 7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从“忠实论”角度分析译者的“隐身”与“显形”

    王文俊;王司介;

    从“忠实论”角度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取的“隐身”与“显形”两种翻译策略进行分析,论述了忠实原则的重要性,并在忠实原则基础上比较“隐身”与“显形”的异同,分析译者在翻译中从“隐身”到“显形”趋势背后的原因;通过“显形”翻译策略在非文学翻译中的局限性来证明其不足,强调忠实的重要性。

    2023年04期 v.52;No.252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历史学

  • 清代浙江黄茶与宫廷用度

    赖惠敏;

    黄茶为清宫烹制奶茶的原料,产于浙江绍兴一带。康熙年间,订浙江进贡黄茶9千余斤,是全国贡茶数量最多的。浙江茶商领茶引,提拨约6千两银充当内务府的茶果盈余银。乾隆时,因茶商金台短报茶引,浙江巡抚主张商人领引制度改为官办,其盈余贮藩库充公。清朝擅长以多元文化统治各民族。奶茶原是蒙古人饮食,清朝皇帝以黄茶烹制奶茶,宴请蒙古王公,并赏赐之。蒙古、西藏信奉藏传佛教,其仪轨中黄茶更是不可或缺。黄茶是蒙古上层社会喜爱的茶品,与下层社会喝的砖茶有所区别。黄茶在蒙古、华北地区的销售量不断扩大,每年由14万道茶引增加为21万道。朝贡体制也带动了商业的发展。

    2023年04期 v.52;No.252 8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1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民国初年达寿治理的北京蒙藏学校述论

    张建军;刘宁;

    民国初年北京政府秉持五族共和理念,组建北京蒙藏学校,按照教育部核定的学校章程,以补习科三年制的形式,基本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其后,预备科的招生,历尽艰辛,各地对新式教育的因应不尽相同,使得最初招生实践即无法按其比例推进。学校所聘教师虽多兼任,但多是当时优秀人才,其籍贯与经历多元丰富,为负笈求学京城的边疆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内容,开阔了眼界。开设课程也皆近代新学。达寿是北京蒙藏学校的首任校长,治校九年有余,面对学校初建时遭遇的各种困局,他勇于担当,使北京蒙藏学校从孙家花园的局促空间转入西单石虎胡同。北京蒙藏学校的历史,是近代中国边疆教育的一个缩影。

    2023年04期 v.52;No.252 103-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新中国十七年世界史研究机构的设立与发展

    赵少峰;吕浩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世界史学科开始步入建设轨道。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推进世界史下的区域史、国别史研究,以及适应对外工作的需要,高校和科研院所设立了一批世界史研究机构,有针对性地对世界上的重点地区(国家)展开研究。随着中国外部形势的变化,世界史研究内容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扩大到亚非拉、西欧国家,学者编纂(翻译)了世界史著作,整理了世界史资料,创设了世界史刊物。新中国十七年的世界史研究,为党和国家开展外交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当代区域国别研究奠定了基础。

    2023年04期 v.52;No.252 119-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