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麻地”文学世界之美学建构研究——以曹文轩《草房子》《红瓦》为中心的考察A Study on the Aesthetic Construction of “Youmadi” Literary World——Centered on Cao Wenxuan’s The Straw Hut and Red Tiles
尹博
摘要(Abstract):
以童年时期的故土家园为原型展开的“油麻地”文学世界是曹文轩文学创作的重要领地,也是其创作美学探索与生成的精神原乡。《草房子》《红瓦》这两部作品标志着“油麻地”文学世界落成及美学风格走向成熟。以此为切入口,追溯“油麻地”文学世界的诞生过程,透视作家在对这方文学世界的建构中凝结着的美学理想,剖析作家在文学书写中如何营造出独特美感,内置何种文学思考和主张,从深层次阐释“油麻地”这一看似为文学地理学建构,实则是美学世界建构的审美存在物对当代文学及当代儿童文学的突出贡献与独特价值。
关键词(KeyWords): 曹文轩;油麻地;《草房子》;《红瓦》;美学建构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尹博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曹文轩.追随永恒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 [2] 徐妍.“水”之子与他的文学“水域”——论曹文轩的文学世界 [J].南方文坛,2015(4).
- [3] 徐妍.曹文轩的文学世界 [M].济南:明天出版社,2018.
- [4] 方卫平.乡土的意义——评王勇英“弄泥的童年风景”系列 [J].南方文坛,2012(1).
- [5] 曹文轩.草房子 [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
- [6] 刘欣玥,曹文轩.“我没有关于文学史地位的焦虑”——曹文轩访谈录 [J].小说评论,2019(1).
- [7] 曹文轩.山羊不吃天堂草 [M].北京:天天出版社,2013.
- [8] 曹文轩.红瓦 [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
- [9] 刘伟见.悲悯情怀是文学存在的理由——访著名作家曹文轩先生 [J].中国图书评论,1999(10).
- [10] 陈子君,编选.儿童文学探讨 [M].石家庄: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1.
- [11] 加缪.反抗者 [M].吕永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 [12] 吴晓东.中国文学中的乡土乌托邦及其幻灭 [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 [13] 曹文轩.论儿童文学 [M].北京:海豚出版社,2014.
- [14] 蒂利希.政治期望 [M].徐钧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 [15] 灌婴.桥 [J].新月,1932.
- ① 指美国作家,J.D.塞林格,在其著作《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叙述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