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老街巷名称的演变及特征The Evolu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ld Street Names in Xincheng District of Hohhot City
王海凤
摘要(Abstract):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老街巷是指绥远城的城墙内街巷。新城区雏形为清朝建成的绥远城。新城区老街巷名称的演变历经清末至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文革”、改革开放至今三个时期。在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新城区老街巷名称演变的特征与军事驻防、商铺更替、机构变革、马匹贸易、寺庙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新城区老街巷名称的演变,从侧面反映了不同时期该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状况。
关键词(KeyWords): 呼和浩特;老街巷名称;演变;特征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呼和浩特地区蒙古语地名整理研究”(18XYY027)研究成果之一;; 内蒙古自治区重大项目“内蒙古自治区地名文化大数据库项目”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Author): 王海凤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王卓男.清绥远城街巷名称及其演变 [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
- [2] 牛淑贞.民国归绥城街巷名称及其命名原则 [J].学理论,2014(18).
- [3] 牛淑贞.民国归绥城街巷研究 [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4).
- [4] 阿·马·波兹德涅耶夫.蒙古及蒙古人:第二卷 [M].刘明汉,等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
- [5] 佟靖仁,校注.绥远城驻防志 [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1.
- [6] 呼和浩特市地方志编修办公室,内蒙古图书馆.绥远旗志·绥乘·归绥县志 [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12.
- [7] 绥远通志馆.绥远通志稿 [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
- [8] 新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原有小街小巷消失的报告(2002年5月27日) [M]// 吴琼,主编.新城区地名志.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2.
- [9]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对城区道路进行命名、更名的决定(2003年4月16日) [M]// 吴琼,主编.新城区地名志.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2.
- [10] 张威.1572—1921年呼和浩特城市形态演变分析 [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9(2).
- [11] 佟靖仁.呼和浩特满族简史 [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2.
- [12] 商鸿达,刘景宪,季永海,等.清史满语辞典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 [13] 古丰识略 [M]// 王静,主编.清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7.
- [14] 刘蒙林.清代绥远城八旗驻防研究 [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7.
- (1)银峰在《新城部分旧街巷名称变化》一文中认为:民国时新城内有街29条,小巷有47条;车站地区街有9条,小巷有12条。参见人民政协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委员会编,《呼和浩特新城区文史资料》第二辑,2007年,第85页。
- (2)参见呼和浩特市地名办公室编,《呼和浩特市城区街道名称对照表》,1982年。
- (3)佟靖仁校注的《绥远城驻防志》中把宜生南、北、东、西街的“街”改为“路”,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61-165页。
- (4)《厚和市街图》1942年。
- (5)据《归绥县志·舆地志》《厚和市街图》(1942年)制表,其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未在统计中。
- (6)参见人民政协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委员会编《呼和浩特新城区文史资料》(第二辑,满族专辑),内部资料,2007年,第8页。
- (7)呼和浩特市革命委员会整顿街道门牌办公室编《呼和浩特市新旧街巷门牌办公室》前言,1975年。
- (8)据呼和浩特市革命委员会整顿街道门牌办公室编《呼和浩特市新旧街巷门牌办公室》制表,1975年。
- (9)同(2)。
- (10)笔者将1975年呼和浩特市革命委员会整顿街道门牌办公室编《呼和浩特市新旧街巷门牌对照表》与1982年11月20日呼和浩特市地名办公室编《呼和浩特市城区街道名称对照表》对比,据此将街巷名称的变化制表。
- 11民国后新城街巷名称,《归绥县志》中称“小西巷”。
- 12参见银峰《新城部分旧街巷名称变化》,载《呼和浩特新城区文史资料》(第二辑),政协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委员会,2007年,第86-87页。
- 13参见曹建城、邢野《呼和浩特新城老街巷》,载《民族古籍与蒙古文化》系列丛书(总第21期),2009年,第20页。
- 14参见刘映元《清朝和民国初年的绥远地方部队及驻军概述》,载《呼和浩特市文史资料》(第三辑),呼和浩特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1984年,第94-95页。
- 15参见富景华《绥远城满族用语例释》,载《呼和浩特新城区文史资料》(第一辑满族专辑),2000年,第146页。
- 16参见《呼和浩特史料》(第一集),内部资料,1983年,第301页;曹建成、邢野《呼和浩特新城老街巷》,《民族古籍与蒙古文化》系列丛书(总第21期),2009年,第13-66页。
- 17参见曹建成、邢野《呼和浩特新城老街巷》,《民族古籍与蒙古文化》系列丛书(总第21期),2009年,第40-41页。
- 18参见银睿卿《满城中蒙汉回满各族的迁入》,载《呼和浩特新城文史资料》(第一辑),政协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委员会,2002年,第61-63页。
- 19同田《绥远城老字号》一文中把公义泉巷划定在南街路西,其实在路东。载《呼和浩特文史资料》(第十辑),呼和浩特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1995年,第104页。
- 20参见同田《绥远城老字号》,载《呼和浩特文史资料》(第十辑),呼和浩特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1995年,第103-107页。
- 21交易市场称作“桥”。
- 22今呼和浩特市博物馆大厅墙上展示有《清代绥远城街道全图》,其实就是《绥远城衙署庙院全图》。此图中标注的“尧庙”就是原图中“土地庙”。可见“尧庙”属错误标注。
- 23参见《呼市新城八大庙》,载《呼和浩特史料》(第五集),呼和浩特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呼和浩特市地方志编修办公室编,1984年,第404页。
- 24根据《绥远城衙署庙院全图》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