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忠实论”角度分析译者的“隐身”与“显形”On the “Invisibility” and “Manifestation” of Translators Based on the “Faithfulness Theory”
王文俊,王司介
摘要(Abstract):
从“忠实论”角度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取的“隐身”与“显形”两种翻译策略进行分析,论述了忠实原则的重要性,并在忠实原则基础上比较“隐身”与“显形”的异同,分析译者在翻译中从“隐身”到“显形”趋势背后的原因;通过“显形”翻译策略在非文学翻译中的局限性来证明其不足,强调忠实的重要性。
关键词(KeyWords): 翻译;忠实;隐身;显形;译者主体性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王文俊,王司介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张培基,喻云根,李宗杰,等.英汉翻译教程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 [2] 唐健禾.译者隐身现象与译者的社会责任和价值 [J].中国科技翻译,2013(26).
- [3] 吕俊.谈翻译批评标准的体系 [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3).
- [4] 王春燕.激进的策略和乌托邦式的伦理:韦努蒂的翻译思想探究——兼评《译者的隐身》 [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2).
- [5] 李华,李国超.文学翻译中译者的“隐身”与“显形”——以《第十个人》翻译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为例 [J].智库时代,2019(41).
- [6] 吴秀群.从翻译伦理看文学翻译中译者的隐身与现身 [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1).
- [7] 徐荣嵘.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以《爱在集市》中译本为例 [J].哈尔滨学院学报,2021(5).
- [8] 苏艳飞.译者地位在翻译史中的体现 [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5).
- [9] 刘昭君.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之间的区别 [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