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 论斯大林党建思想的得与失

    斯钦;

    斯大林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创始者之一,对20世纪人类历史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是极具争议性的领袖人物。在其担任苏联共产党领袖30年里,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无产阶级政党理论,也是这一理论的真正实践者。本文从得与失的视角评析斯大林的党建思想。斯大林比较全面正确地继承了列宁党建思想,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较为系统的党建思想体系,将马克思主义与苏联实际相结合,进行了理论和制度创新,在执政党建设中取得了重大成效。同时斯大林党建思想中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离,革命思想压倒执政意识,混淆了"领导"与"执政"功能,党群关系紧张与变形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执政党的形象,削弱了党的执政基础。在新的历史时期,研究斯大林党建思想的得与失,对中国共产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如何执政,怎样执政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019年04期 v.48;No.228 5-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4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在人的全面关怀中实现价值超越——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发展

    陈思敏;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传承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内蕴的科学世界观和崇高价值追求,在人的解放终极关怀统摄下,植根中国土壤,立足新时代,实现了价值超越。第一,从人的解放出发,确证人与自然和解基本价值路径,进而确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核心坐标;第二,在经济增长与人的发展统一观照中,确证以人与自然和解为基础的多层和解系统价值路径;第三,在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创造中实现多层和解理论到实践的跃升;第四,在全人类共同生态福祉的深远关怀中确证美美与共的价值导航。由此,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人的解放为主线,在当代与后代、民族与世界、整体与个体、物质与精神等层面实现对人的全面关怀,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价值性系统建构,实现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最新飞跃,产生深厚理论魅力和强大实践力量,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亦启迪人类文明。

    2019年04期 v.48;No.228 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9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5 ]
  •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党对民族工作加强领导的创新成果

    丁龙召;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既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也是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逻辑、政治逻辑和实践逻辑。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就是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理论、道路、制度不断创新的过程,也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领导方式和机制的过程。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既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重视民族工作传统的继承和弘扬,也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党对民族工作加强领导的方式和机制创新。它是党和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对民族工作的总结会,新的理论和政策的发布推广会,下一步重点工作的部署会,是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民族工作把握方向、谋划大局、制定政策的体制安排。

    2019年04期 v.48;No.228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3 ]

政治学

  • 再探人的人性与兽性

    龚家淮;

    不了解人类、人类社会的来源,要想说清、解释人的人性与兽性是困难的。本文指出了人类、人类社会及道德的来源,分析了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以及本质属性。提出了人的本性的核心是劳动。分析了人的兽性来源、兽性的表现及其危害,归纳了抑制兽性的一些看法。简介了国内两种有关人性论。

    2019年04期 v.48;No.228 2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5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 ]
  • 关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几点思考

    陈彦珍;

    后现代主义作为在全世界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文化和哲学思潮,正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方式及价值观念。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形成背景和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2019年04期 v.48;No.228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7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2 ]
  • 我国志愿组织产生的历史演进及转型发展

    蔡静;孟晨;李辉;

    志愿服务是一种"社会整合",具有弘扬社会正气、传播主流价值、树立时代风尚等功能,其倡导的"公众参与"及"社会资本",不仅是推动社会稳定和谐、良性互动的加速器,而且是保证民族团结、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笔者认为,从孔子到孟子,从仁爱到仁术,儒、道、佛三家较为系统化的社会慈善思想,积淀了志愿服务思想的根基。我国的志愿组织经历了从转型期、探索期到蓬勃期的发展历程,经历了由"政府主导"到"政府支持"的良性转变。转型的标志即服务流向由单向付出到双向互动,服务手段从传统到现代技术的广泛利用,参与主体从青年向中老年群体扩散,服务组织由政府主导向民间草根转变,其转变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志愿组织的社会性作用,推动社会治理环境的变革,而且标志着我国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迈上新台阶。

    2019年04期 v.48;No.228 36-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3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1 ]
  • 浅谈宗教文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以佛教文化与中蒙关系为视角

    张径真;满达;

    草原丝路是连接中、俄、蒙及欧洲腹地的重要桥梁。蒙古国与中国接壤,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和"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缘位置。本文拟从"一带一路"的视角,考察以佛教为代表的宗教文化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并提出关于引导宗教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建议。

    2019年04期 v.48;No.228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5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 ]

哲学研究

  • 论中华茶道哲学的“心”“智”圆融——以儒学“格物致知”为基础的省察

    王润稼;

    茶道哲学的产生受所处地域文化生态的深刻影响,持有不同文化观念之人会形成对茶道哲学的不同理解,人们以茶为媒,将自己先在的思想见解、哲学理念投入茶事之中,形成了多元的茶道哲学理路。格物致知作为儒学的重要理念,内在关涉认识论与心性论的双重向度,其内在的精神义理也深刻影响着中华茶道的文化构念与哲学运思。无论是格茶之后实现的智苏与心醒,还是中华茶礼的人文实践,都无不体现出中华茶道哲学对心性论与认识论的独特理解,实现了心与智、情与理的统合交融。

    2019年04期 v.48;No.228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8 ]
  • 谁之禅?何种味?——对“禅茶一味”的哲学反思

    谷文国;汤月娥;

    重新理解禅茶一味的路径在于,把禅茶一味不独置于禅宗发展的历史中去理会,更要将其置于南北宗禅——尤其是南宗禅的不同宗风之演变——的比较中去理会。禅茶一味所负载的思想,产生于一定的历史语境内,也即要在禅与茶发生关系的历史演进的过程中去把握其形成的现实脉络和思想脉络。离开具体的历史语境和思想脉络,"禅茶一味"就必然没有真实的意涵。这种笼统而模糊的说法不仅遗落了禅对超越和绝对的思考之宗教性,遮蔽了人们藉由禅而"见性成佛道"的真实义;同时也将这种建基于个人参悟之上的独特体验普遍化为对人生和生活的一般性的感慨,并将其不加分别地用于饮茶的各种场合,消解了其背后的严肃性和深刻性。

    2019年04期 v.48;No.228 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3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0 ]

语言文学

  • 西藏阿里地区发现蒙古文散叶与罗桑丹津《黄金史》字数统计比较研究

    杭爱;

    从西藏阿里地区发现的蒙古文散叶,内容与《秘史》、《黄金史》相似。经与《黄金史》进行字数统计比较研究,对现有散叶之前的部分,即缺失的纸张44页文本内容做出推测,认为,较之《黄金史》更接近《秘史》汉译时所利用的畏吾体蒙古文文本脱卜赤颜之内容。

    2019年04期 v.48;No.228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7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论蒙古族直译体文献《蒙古秘史》中的“每”

    麻彩霞;

    笔者从共时平面对明代蒙古族直译体文献《蒙古秘史》中的助词"每"进行了较为具体地描写和研究,认为"每"既有沿用近代标准汉语的用法,也有体现中古蒙古语语法的特殊用法。这样的探讨可以进一步促进直译体文献和蒙汉语言接触的研究。

    2019年04期 v.48;No.228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 ]
  • 中国写人史上第一篇解剖心灵的作品——我读《史记·李斯列传》

    可永雪;

    面对李斯究竟是一个屈死的忠臣还是个一葬送秦帝国的罪人的难题,司马迁做了一番彻底的"察其本"的工作,把笔锋紧紧指向了李斯的心灵。仓鼠厕鼠之叹,透视他的人生观;学成辞师之辞,展示他的处世哲学;功成名就处于巅峰时表露其患得患失心态。此外,更就两个关键时刻,解剖他的心理过程,其一,在秦始皇沙丘驾崩后他是怎样一步步被赵高拉下水,参与赵高政变阴谋的;其二,在胡亥上台,倒行逆施达于顶点,终于激起农民大起义风暴之时,他是如何一改原想谏诤的初衷,而上了一篇教胡亥恣行暴戾的《论督责书》的。这篇解剖心灵作品的价值,在于它为世人提供了一个足为万世戒的反面典型,树起了一面永久的心境。

    2019年04期 v.48;No.228 66-7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1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6 ]

中国北部边疆史地研究

  • 热河天主教与基督教新教史考略(1835-1949年)——以法国神父与英国牧师的地图为中心

    房建昌;

    本文主要先对国内被多次叙述至今的1850年巴林王爷驱逐两位法国传教士事件予以讨论和考证,接着讨论道光年间至日本投降热河赤峰地区天主教与基督教新教史的以法文为主的有关史料,包括他们在热河的游历记录和地图。考定一些地名的定位,特别指出当今清代内蒙古历史地图热河分图的编纂有必要参考依据驻当地法国神父提供的资料数据,还有当时在法国编绘印制的有经纬度方格的彩色清晰地图。

    2019年04期 v.48;No.228 7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5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伪满时期东部内蒙古刑事法律制度特征

    宋从越;

    本文立足于东部内蒙古,以文本解读结合实证分析的方法,从微观层面探究伪满刑事法律制度的特点,认为伪满时期东部内蒙古刑事法制经历了由"蒙汉分治"转为"蒙汉共治"的过程,并存在附属刑法广泛存在、罚金刑地位突出、刑罚设定缺乏约束、法外滥施酷刑等特征。

    2019年04期 v.48;No.228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历史学

  • 元代忠义精神探析——兼论民族融合中儒家伦理的渗润与影响

    桑东辉;

    作为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统一帝国,元朝在加速汉化的过程中,对儒家伦理特别是忠德全盘继承。伴随着儒家统治思想特别是"三纲五常"成为元代的国家意识形态,强调君尊臣卑、忠君不二的政治伦理道德也成为有元一代普遍流行和认同的价值观念。在元代的忠义践行者中,包括了蒙古人、畏兀儿人、回回人、契丹人以及被蒙古人征服的女真人、汉人等各族人民,也包括了从王公大臣、儒士文生到皂隶杂役、贩夫走卒等各类人等。元代忠德观继承了宋代忠德至上性、神圣性的特点,并发展了宋代出现的愚忠苗头,在元末涌现出很多以死效忠、阖门忠死的群死群忠、愚死愚忠的事例,开了明清时期愚忠死节、满门忠烈的先河,成为中国传统忠德变迁史上一个重要的承前启后时期,也昭示了忠德发展到极端化、绝对化而悖理的路向。

    2019年04期 v.48;No.228 95-10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4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6 ]
  • 《蒙古秘史》中的刑事争讼相关内容考辨

    金阿拉坦苏和;

    《蒙古秘史》是蒙古族历史、文学古典名著;考查分析学者已概括并普遍确认的282节内容,可挖掘和提炼出刑事争讼相关内容。如,忽里勒台是大蒙古国最高审判机构,审判人员有汗、札鲁忽赤、万户长、怯薛长、千户长;遵循以事实为根据、先例约束、杀人必须有充分理由是刑事争讼主要原则;"野外的事,只野外断,家里的事,只家里断"是独特的争讼管辖规定;带枷游宿、追捕是主要强制措施;这些内容集中反映了当时大蒙古国司法活动已趋于制度化和规范化。

    2019年04期 v.48;No.228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 ]
  • 朝鲜保存《康熙帝遗诏》研究

    邱瑞中;

    朝鲜保存着《康熙帝遗诏》三个版本,若干相关资料,足以证明清朝政府掩盖了康熙驾崩实况,伪造并反复修改、毁灭档案,篡改《实录》之事实。自雍正以来,中国民间传说皇四子夺嫡,是有依据的,所谓档案和《实录》的背后,还存在剥茧求真的任务。

    2019年04期 v.48;No.228 105-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中国科学社与20世纪30年代专门学会的崛起——以中国物理学会为中心

    范晓锐;冯立昇;刘勇;

    中国科学社是中国近代一个重要的科学社团。20世纪30年代,在科学社社员的参与和主导下,中国涌现了一批专门学会。此后在专门学会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科学社也起了很大作用。它联合专门学会召开年会,节省了专门学会的经费开支,促进了专门学会的学术交流。中国科学社创办杂志和审查名词的尝试,还为专门学会的相关活动奠定了基础。在科学社的大力支持下,专门学会迅速崛起,成为中国科学体制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2019年04期 v.48;No.228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1 ]
  •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历程与经验再探讨

    丹睿;

    1972年田中角荣就任日本首相,中方适时调整对日政策。通过"芭蕾外交"向日方释放了善意信号并发出访问邀请,搭建了中日高层交流渠道;借竹入义胜访华之机提出的中日建交草案,放弃战争赔偿权、不涉及日美关系、允许保留日台文化经济交流等宽容政策,解除日本后顾之忧;在中日建交谈判进程中,注重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在表述方式上求同存异,争端问题搁置争议,一举实现邦交正常化。正是中国政府积极推动,田中上台仅2月便实现了两国建交。

    2019年04期 v.48;No.228 116-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4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土地管理

  • 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问题与对策分析

    郝润梅;王考;吴晓灵;刘晓龙;

    为探索编制符合内蒙古中西部农区的实施性村土地利用规划途径,笔者结合正在完成的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任务,综述分析以和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为代表的我国西部地区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发展落后、农民规划用地意识淡薄以及政府重视不够、村集体产业少、基础资料薄弱、"多规合一"难以实现等是规划编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大宣传力度、做好"三生"用地划定、合理调整村内建设用地空间布局、比例尺不宜太大、加强管控措施等是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主要对策。研究结论: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开展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保证规划实施任重道远。

    2019年04期 v.48;No.228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 ]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汉文)版征稿简则

    <正>《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汉文)版是内蒙古师范大学主办的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刊登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心理学、语言文学、历史学以及地理、体育和新兴交叉科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本刊重点刊发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国北部边疆史地研究、民族学、蒙古学、心理学的科研成果,有国家和省(市、自治区)基金资助项

    2019年04期 v.48;No.228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下载本期数据